|
4.2 课堂教学 |
(1) 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 (2) 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 (3) 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 (4) 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
59. 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 60. 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61. 学校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先进的做法?效果如何? 62. 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 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63. 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 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
■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要制定并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要求(标准)和教学大纲。 ■要积极促进教与学、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要重视备课、讲授、笔记、讨论、作业、答疑考试等各个环节。要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及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 |
■教学要求 ■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方法手段 ■考核评价 |
4.3 实践教学 |
(1)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 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 (3) 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
64. 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65. 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能否达到教学要求? 66. 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 67. 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 68. 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的? 69. 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 70. 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
■学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建设与专门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思考,如何推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满足教学要求?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使用? ■实习、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
■体系状况 ■实验教学 ■实习实训 ■毕业设计 ■综合训练 |
4.4 第二课堂 |
(1)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 (2) 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3) 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
71. 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72. 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 73. 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74. 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
■第二课堂是指培养方案主要教学环节以外的其他教育教学环节。学校应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并完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德育教育优势,积极支持各种类型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和俱乐部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应注重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染、熏陶和激励。 ■应充分利用学科和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学术环境,支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国内外跨校和跨文化学 习交流的机会。 |
■育人体系 ■德育体系 ■校园文化 ■学生社团 ■科技活动 ■社会实践 ■学生交流 |
5.学生发展 |
5.1 招生及生源情况 |
(1) 学校总体生源状况 (2) 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 |
75.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 76.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 77. 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政策如何? 78. 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
■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起点,生源质量是培养质量的基础, 生源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学校应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创新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考生,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 ■各专业生源数量情况分析。 |
■总体情况 ■专业情况 ■生源结构 ■研究分析 ■创新招数 |
5.2 学生指导与服务 |
(1) 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 (2) 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 (3) 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
79. 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 80. 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效果如何? 81. 学校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 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82. 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 83. 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本。学校应关心每个学生,把促进学生健康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关爱学生。 |
■具体内容 ■开展方式 ■保障措施 ■教师参与 ■学生评价 |